這幾年因為愛貓人士的努力,加上鐵道旅行的興起,小站「猴硐」也漸漸聲名遠播,每到假日小小的車站運來一廂廂旅客,人手一機,甚至不乏重裝大砲,對著偶爾掠過的貓兒「喀擦!」「喀擦!」猛按快門,托大家的福,這些個被遺棄的貓兒瞬間成了大明星,甚至還成了猴硐車站的吉祥物。
「猴硐=貓街」似乎成了大多數人最直覺的連結,不過第一次探訪的我,卻把大半時間都花在「金字碑古道」上了,小貓咪,咱們下次再聚吧~(大力揮手)
一出車站即朝右大步前行,右側溪流潺潺,左側則有火車呼嘯而過,越過橋、穿過房屋聚落,我和好友一路東看看西玩玩,一下子是和路邊正沐著暖陽的貓,一下子是和牆上同樣享受著日照恩澤的瓜皮。約莫過了20分鐘吧,「怎麼還沒見到登山口?該不是走錯方向了吧!?」兩個漫不經心的傢伙這才驚覺事態不對,趕緊向路人求救。
「到達登山口前,根本就像是已經爬了一座山啦……」我們方向沒錯,只是錯估了車站走到古道入口的距離,好不容易走到這兒了,說什麼也要看到金字碑一眼!!!
拾級而上,氤氳中無一處不是綠意盎然,生機無限,層疊林葉間透著隱隱微光,風一吹還真有點兒涼意。石階上不時可見山坡上傾瀉而下的折腰樹幹,加上一路走來半個人影也沒見著,突然有那麼一絲危險的氣息,尤其是在手機訊號0格的情況下。儘管如此,我們兩人相伴,說說笑笑,一邊忙著調整呼吸、和階與階的高度奮鬥,一邊則滿腦子充斥著「我要吃飯糰!!!」,不知不覺……
一個轉彎,噫?這是……
「是傳說中的金字碑!!!」
抬起頭,仔仔細細看了好久,很多字還是有看沒有懂,只能邊搔搔頭邊讚嘆:金文真是奧妙無窮。此外,碑框的紋樣刻痕已經磨滅許多,多處被生命力旺盛的蘚苔攻略,不知道使者劉明燈這些話還能流傳多久呢……
雙旌遙向淡蘭來,此日登臨眼界開。
大小雞籠明積雪,高低雉堞挾奔雷。
穿雲十里連稠隴。夾道千章蔭古槐。
海上鯨鯢今息浪。勤修武備拔良才。
──同治六年冬(1867)‧台鎮使者劉明燈北巡過此題幷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