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【尋找背海的人The Man behind the Book

 103min/2011/台灣/紀錄片/導演:林靖傑

 王文興(1939-) 18歲開始專事寫作,34歲寫出《家變》,以25年完成《背海的人》,無間斷的寫作真空狀態,王文興被困於他的房間,以線條、符號、聲音雕刻出一部部反撲人生的小說。電影以年輕小說家尋覓的線索串起王文興的文學歷程,呈現出一份獨特的個性:傳真機是他最好的朋友,掛在廁所的湯勺是美的體現,很少出門而一出門便發現這世界美得他無法承受,相信神的存在只因人奇妙到無法自我創造……他不只寫,他聲演出來,他以西洋樂器為小說伴奏;一位文學家如此享受自己的創作,使電影猶如一場文本、戲劇、動畫及書法的盛宴,浸透出濃烈的「戲味」,教人著迷。

 ~我好像看到以前讀的一些存在主義作者,James JoyceKafka之類的,不同的是,眼前這個人,存在於現實生活中,甚至和我們生活在同樣城市。 freedom / 自由じゆう (n./av.)

 

 

幾十年下來呢,

我都給自己一個很大的自由,走這條路,

這個很大的自由呢,並不是標新立異,

對我來講,而是絕地求生,

是一種困獸之鬥。

 

像個總是對文字不滿足的文學研究者,時時鑽研於劇情的鋪排、文句的聲韻、用字的準確,卻也因為不滿足,而非得自己創造出新的路子來,「的個的的ㄉㄜ」也只有在他沉穩卻富戲劇性的聲音唸來,特別有味道。那段驚嚇指數破表的寫作過程大公開,我幾乎屏息地觀看這場禁忌的儀式,彷彿和那枝筆、那張小方桌、那一地被撕得破爛的紙有仇似的,我們這才真正深切體會到為什麼作家會稱書房為牢房、說自己是在做困獸之鬥了。我一方面驚訝於導演、攝影團隊竟然能取得如此私密而可貴的畫面,一方面則是被作家自虐式的、極近瘋癲的寫作過程震懾不已。

17c894458f2bf9cb18483675d783b2e58a69970a58291f1c5c6d37c539c54592

一雙如鷹般的銳利雙眼,靜靜地躲在角落觀察世界,不論外在環境如何快速變化,他始終緊守著自己的步調,外表看來就是個頑固的糟老頭,身型瘦小、有些駝背,還是很難伺候的那一種,卻又在遇見喜歡的事物時,露出孩童般的稚氣笑容。他不多話,你很難知道他腦袋裡在想什麼,但他已經把他想說的話,用最真誠的態度,千錘百鍊下,化為字字珠璣。

 有機會再來拜讀王文興老師的大作吧,希望我不會在號稱台灣最難理解的現代主義作品中沉沉睡去>//////<

  

「我自告奮勇選擇拍王文興老師,是因為老師的作品非~常難懂,所以我想趁此機會作功課,因為我們當導演的平常沒什麼時間念書() 。記得年輕時看過【家變】這本小說,帶給我的衝擊很大,當下非常激動,迫不及待去找了【尋找背海的人】來看,沒想到翻開一看,不只看不懂,而且很難看,永遠跨不過第二頁(大笑),所以我想藉這次機會跨越尋找背海的人。」謝謝林靖傑導演的努力與投入,影像詩、動畫、和樂團合作甚至不惜重金搭臺拍舞台劇,用功程度相信觀眾都能感受到。

「看得太快,一定看不懂。」王文興老師如是說。不論是傳說中艱澀難懂的小說,還是步調如被攝者的紀錄片,也許我們都該試著放慢腳步,這或許才是觀看王文興最好的速度。

「我不認為我的眼睛和別人有什麼不同,但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,就是看什麼都看很久。」Detail is Life.看東西看很久,寫東西也寫很久,王文興大師一天只寫30個字,那我這個小咖一天到晚拖稿也算是情有可原啦(((不害臊啊你

 

 

20111105王文興先生與林靖傑導演對談】王老師把他一年份說的話一次講給你聽,還不快點進來看看,風趣、健談不同於電影中嚴肅的王文興!By the way, 台大外文系的學生可以常常聽老師的課也太幸福了吧!

看完電影,我和室友陷入了短暫「的個的的ㄉㄜ」遊戲中,不過我們再怎麼樣抑揚頓挫、投入感情,終究只像是大大大大大舌頭罷了╮(′~‵〞)

48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:陳曉東《尋找背海的人》

 

圖片來源 http://fisfisa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846273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ing 的頭像
    Ding

    嘿 銀色石頭先生

    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