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春日裡來,氣溫一下子破了30度,半夜睡到一半差點被蚊子搬走,等到真正的夏天來到時,那我該怎麼辦才好(抱頭)!不過呢,老祖先有云:「清明穀雨,寒死老虎母」所以冬衣、冬被還是別收得太早,一旦冷鋒過境,可是會讓人冷得發抖呢!

HuaLien_水田

穀雨Go-uˋ/ゴッウ(穀發仄聲,而重音在雨)
斗指癸為穀雨,言雨生百穀也,時必雨下降,百穀滋長之義


春天最後一個節氣,約是國曆4/20或4/21,太陽來到黃經31度。正值春耕告一段落,水田內秧苗需要大量雨水滋潤的時候,因此也可說是農民〝佈穀後望雨〞的殷殷盼望。

「清明田,穀雨豆」插秧最遲至清明,播豆最遲至穀雨,但就算是小籽兒台灣也是有南北氣候的差異,北部水田才播畢,南部的一期水稻已經抽穗開花了呢。穀雨也是茶農最忙碌的時節喔,所謂「穀雨前三日無茶挽,穀雨後三日挽不及」為了把握春茶的最佳時機,茶園裡從早至晚都可見茶農辛苦的身影,無數次彎腰採摘,趕著將新鮮茶葉送廠烘焙,要是採收的晚了,茶葉品質不佳,那就賣不到好價錢了。

此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當屬牡丹花了,清代顧鐵卿《清嘉錄》記載:「牡丹花,俗呼穀雨花,以其在穀雨節開也,諺云:穀雨三朝看牡丹……」白色、紅色或紫色,在晚春初夏華麗綻放,自古就是備受中國人寵愛的花王(呃……此花王非彼花王);有趣的是,日本人認為牡丹開花於一年中最〝睏乏〞的時期,因此將牡丹刻劃在為紀念著名逝去人物的神社中,以〝保證他們美好的睡眠〞,這一點是不是和咱們唐朝大詩人孟浩然不謀而合呢(笑)!?

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
除了地上長的欣欣向榮,池塘裡浮萍初生、桑樹冒出新芽,就連天上飛的也忙碌了起來!「穀雨,鳥隻做母」你瞧,鳥兒們正歡欣著討老婆,繁衍下一代呢。其實不只鳥類唧唧喳喳,人類更是敲敲打打,因為在這個節氣裡,可是台灣擁有最多信徒的媽祖娘娘祂老人家的生日呢。

「三月瘋媽祖」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前後,各類廟會慶典輪番上陣、鬧熱滾滾,其中尤以〝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〞規模最大、知名度最高。十餘萬信徒在八天七夜中徒步跋涉三百三十公里路,聲勢浩大令人嘆為觀止,也在台中縣政府的推廣下,躍升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。

資料來源: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/台灣民間信仰行政院農委會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節氣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ing 的頭像
    Ding

    嘿 銀色石頭先生

    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